作者: 來源: 發表時間: 2024-06-28 19:59
今天下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菏澤市自然資源政務一體化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邀請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數字賦能”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敬請關注。
新聞發布會開始
主持人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參加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為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緊緊圍繞保護資源、保障發展、創新服務“兩保一創”這一主線,聚焦數字強市建設,打造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政務一體化信息系統。今天,我們召開本場新聞發布會,邀請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三級調研員、總工程師何啟民先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程師田家亮先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程師葛琳先生,共同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省駐菏新聞機構、市各媒體和新聞網站的各位記者朋友。
主持人
首先,請何啟民主任介紹我市“自然資源政務一體化”建設相關情況。
何啟民
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向出席新聞發布會的記者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衷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為提高自然資源政務服務水平,我局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互聯網+政務服務”、數字政府建設重要決策部署,于2021年啟動“數字賦能”行動,在政務數字化方面,目前已打造了集日常辦公、業務審批、檔案管理、掌上辦公、互聯網+政務服務、輔助決策為一體的自然資源政務一體化信息系統,2023年正式上線運行,現已初步做到了“數治”“協同”“慧策”“優政”。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自然資源政務一體化”有關情況。
一、凝心聚力,全力推動“數字賦能”攻堅行動
自然資源系統機構改革以來,以信息化為抓手全面履行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推進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成為一項重點工作內容。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搶抓“全力推進四個突破、加快實現兩個提升”行動機遇,緊緊圍繞保護資源、保障發展、創新服務“兩保一創”工作目標,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提前謀劃、深入調研、全面分析、科學設計,著力解決、改善、暢通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業務重組之后流程重塑、辦公協同、應用整合、數據共享等方面面臨的現實問題,以“數字賦能”帶動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和管理服務方式轉變,逐步實現“全業務上網、全流程在線、全過程留痕、全節點內控、全要素關聯”,促進自然資源和規劃全業務管理服務提質增效。
二、邊建邊用,政務一體化建設成效顯著
加快推進政務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堅持“整合需求、整合資源、整合系統”;“技術集成、數據集成、場景集成”;“手段創新、業務創新、功能創新”,重點圍繞“業務事項、業務流程、環節操作、業務規則、材料信息、成果輸出”等六個方面,力爭做到數據“應提盡提”、業務“應進必進”,逐步實現“進一張網、辦所有事”,逐步擴大“網上辦”“掌上辦”事項范圍,對內實現“無紙化辦公”“業務協同”“指尖政務”,對外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審批不見面,政務服務24小時不打烊”。一是以政務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為契機,全面梳理項目用地涉及業務事項和流程,實現業務事項目錄化、清單化,對2010年以來的批供地數據進行了綜合治理,解決存量建設用地數據不全、家底不清等問題。二是以政務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為抓手,圍繞“兩個加快”“三個壓減”,著力提升審批服務信息化水平和審批服務效率,力爭各類業務事項“5天內出局、10天內出市”,以建設項目落地服務和公文辦理為主線,在標準化業務流程的基礎上,變串聯為并聯,提升跨科室協作效能,力爭環節轉換“零時差”,以信息化手段督促“等待審核”變成“主動服務”。三是秉持“急用先行、邊建邊用邊完善”原則,將試運行貫穿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隨時收集落實整改建議,確保系統易用好用,截至目前,系統內注冊用戶762人,已上線44個業務審批事項,共計辦理業務1800多件,公文辦理13800余件,督查督辦事項1100余件,有效提升了局內行政審批效率、強化了行政事項的管控力度,初步實現了傳統政務模式向數字化平穩轉型。四是結合我局政務服務實際,以需求為導向,聚焦企業和群眾經常辦理的服務事項,面向不動產登記中心、行政審批局等部門建立電子審批成果共享查詢系統,可以通過不動產單元代碼查詢某一項目在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辦理的各個階段的審批成果,實現信息一次填報、數據及時共享、審批成果多部門復用等成效,解決重復提交材料、多頭跑動等問題。五是積極探索研發“不見面審批系統”,高質高效地從線上申報、線上受理、審批材料、審批結果線上查詢等方面做到全流程“不見面申辦”,實現群眾業務“無差別、24小時受理”,推動企業和群眾辦事線上“一網通辦”,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F正在推進將我局“不見面審批”集成到“愛山東”應用,進一步加強便民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三、深化應用,持續提升政務數字化水平
優化提升政務服務永遠在路上,在今后的工作中,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立足實際、深化應用,持續提升政務數字化水平。一是進一步夯實數據基礎,做好數據整合、數據互通、數據實用三篇文章,開展“數源、數治、數用”行動,持續加大數據匯聚、提質、共享和開放力度,形成“一個平臺支撐、一本目錄管理、一套標準治理、一張清單共享”的數據資源體系。二是持續深化“一碼關聯”改革任務,按照“縱向數據貫通、橫向關聯拓展”的推廣思路,探索新增建設項目全流程監管成果應用,深化“市縣一體”數據的高效共享互通,形成對內“一碼串聯”、對外“一碼協同”的數字治理新格局。三是群策群力求創新,我們要在全景化展示家底、動態化感知態勢、精細化用途管制、智能化科學決策、便利化提升服務等方面謀求創新,高起點謀劃、高品質建設,打造一批叫得響、立得住的自然資源數字化精品項目,全面提升自然資源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和智能化水平。
主持人
感謝何主任的具體介紹。接下來,是記者提問環節,記者提問前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新聞機構名稱?,F在開始提問。
閃電新聞記者
據了解自然資源政務信息化后取得不錯的成效,請問市資規局在政務一體化建設中“一體化”具體有哪些工作?
田家亮
我局政務一體化建設主要包含四個方面:一是一體化業務審批,圍繞業務協同、一網通辦目標,結合業務、職能和信息化建設需求,對我局所有審批事項進行了全面梳理,并結合流程再造成果進行了審批事項合并和申報材料精簡,已上線44個業務事項,同步開展“一碼關聯”技術應用,目前正在持續優化完善,爭取盡快實現業務全覆蓋。二是一體化行政辦公,集成公文處理、公文審查、并行辦理、協同會辦、政務督查、統計考核、會議管理、檢索查詢、歸檔管理等行政辦公功能,覆蓋全局工作人員,有效提升了行政效能。三是一體化監管決策。一屏縱覽全局,以數字駕駛艙形式提供“一站式”輔助決策支持服務,將關注的總體情況、關鍵指標等進行圖-文-表一體化動態監測、分析與展示,形成10項重點工作督查報表,強化資源監管決策能力。四是多端化移動辦公,提供網頁端、APP、自助終端等多種登錄方式,并與山東通完成對接,工作人員可隨時隨地實現指尖政務。在互聯網端基于網站和公眾號開通政務服務,方便公眾和企業申報、查詢、下載,提高業務審批辦事效率,提升群眾辦事體驗滿意度。
齊魯晚報記者
建設項目的不見面審批的具體含義是什么,不見面審批的途徑和具體適用事項能否簡單介紹一下?
葛琳
建設項目不見面審批是指建設單位或個人無需再去行政服務大廳現場申報,可以通過互聯網或手機在家就能進行網上審批事項申請、材料填寫,實現群眾業務“無差別、24小時受理”,實實在在讓辦事人感受到方便快捷。另外,審批人員全程在線辦理,無需面對面交流,從而提高審批效率,減少時間成本。
首先建設單位要通過公眾號(“菏澤自然資源政務HZ”)進行企業注冊,注冊完成后可通過兩種途徑進行建設項目的在線申報。一是通過“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官方網站中的“不見面審批”專欄進行建設項目的在線申報;二是通過公眾號中的“網上申報”功能進行建設項目的在線申報。
目前已納入不見面審批的有“供地-成交確認書”“經營性用地-成交確認書”“供地-出讓合同”“經營性用地-出讓合同”“方案審查-審定意見”“建設項目驗線”和“土地核驗與規劃核實”七個事項。同時開通了電子審批成果共享查詢系統,可以通過不動產單元代碼查詢某一項目在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辦理的各個階段的審批成果,實現信息一次填報、數據及時共享、審批成果多部門復用等成效。
魯網記者
自然資源政務信息化的近期規劃和發展都有哪些?
何啟民
為進一步推進自然資源政務信息化,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宣傳和培訓:加大對不見面審批的宣傳力度,提高企業和群眾對不見面審批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同時加強培訓,提高審批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2.完善系統平臺:不斷優化和完善網上平臺的功能和性能,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易用性;同時加強與其他系統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
3.強化監管和評估:建立健全監管機制和評估體系,對不見面審批的實施情況進行定期評估和監督;同時加強對審批人員的考核和獎懲機制。
主持人
今天的記者提問就進行到這里。感謝幾位同志的發布和對記者提問的解答。請各媒體對今天發布會的內容進行充分準確的報道和全面深入的解讀,正確引導輿論,為全面推動自然資源和規劃事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本次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圖片攝影:吳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