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來源: 發表時間: 2024-09-26 15:55
今天上午,菏澤市數字強市建設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舉行,市大數據局、市教體局、單縣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敬請關注。
新聞發布會開始
主持人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近年來,菏澤加快推進數字強市建設,市大數據局統籌推動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有力發揮數字化驅動引領作用,賦能了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數字強市工作情況,我們召開本場新聞發布會,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市政府副秘書長,大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董增穩先生;市教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斌先生;單縣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董洪攀先生;市大數據局數據資源科科長、一級主任科員李建華先生,共同介紹有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省駐菏新聞機構、市各媒體和新聞網站的記者朋友。
主持人
首先,我們請董局長介紹相關情況。
董增穩
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我向大家簡要介紹數字強市工作推進情況。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2024年4月29日,菏澤市大數據局正式掛牌成立,負責統籌推進數字強市戰略等工作。市大數據局迅速充實了工作力量,捋順了工作關系,梳理了重點工作推進任務圖,確定了“11710”工作法,緊緊圍繞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這一主線,扎實推進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三個建設”。立足扎牢制度基礎,先后出臺《數字強市建設2024年行動計劃》《菏澤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管理辦法(試行)》《菏澤市政務信息化項目管理辦法》等制度文件。突出數據價值化,已獲得“年卡用戶游覽趨勢分析數據”“菏澤市智慧停車及充換電管理數據集”等菏澤歷史上首批5張數據資產登記證書。聚焦“高效辦成”,牽頭向上匯報爭取,創新推動農機購置與應用“一件事”作為典型經驗被國務院辦公廳在全國推廣,等等。全面推動數字強市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一、數字基礎支撐體系全面優化。開展數據匯聚專項行動,制定《菏澤市深化數據“匯治用”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數據價值化實施方案》等制度文件,規范數據匯聚、治理、共享、開放流程。完成市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升級改造、數據直達基層系統和10個縣區節點建設,舉辦“數據要素×”大賽山東分賽菏澤選拔賽。數據匯聚量增至125億余條,評選出160個典型應用場景。有序推動數據價值化,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數據要素資產化的實施意見(試行)》,開展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管理和企業數據資產入表相關工作培訓,推動國企數據資產化進程。強化公共視頻監控統籌管理,匯聚視頻資源28.6萬路,全量共享至相關部門。以數據要素做乘法,運用“天眼”智控系統,覆蓋全市重點區域,在秸稈禁燒、處置違章建筑、防溺水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持續提升政務云網支撐能力,完成政務云和政務外網骨干設施IPv6升級改造。
二、數字政府建設成效明顯。持續優化“愛山東”政務服務平臺,“愛山東”年訪問量超1.2億人次,最高日訪問量達169.4萬人次,已成為市民高頻訪問的線上政務服務窗口。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開設專區,為企業和群眾提供申請受理、審查決定、頒證送達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務。上線“中考成績查詢”和“中考錄取結果查詢”兩大應用,訪問超160余萬次。持續加強數字機關建設,累計創建“山東通”賬號11萬余個、工作群組19000余個,年訪問量1800萬余次,日均4萬余次,“山東通”工作交流成為常態。建設機關內部辦事平臺,為全市37個部門梳理977條事項流程,193條實現在線辦理,推動機關事項線上運轉。持續深化“無證明城市”建設,完成市縣兩級60類電子證照證明制發。推進社會化場景“無證明”服務,實現全市1600余家賓館酒店“掃碼”入住、50余家景區館所“亮證亮碼”游覽、居民“零證”辦理水電報裝等。四是持續推動城市大腦建設,初步構建“城市大腦”基礎底座,匯集了26個應用場景、1400余項指標,涵蓋了城市管理、綜合治理等關鍵領域,集成了經濟社會運行體系、態勢感知體系和指揮調度體系,通過智能化手段提升城市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
三、數字經濟融合創新深入推進。加速釋放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效能。數字產業化提級躍升,2024年上半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營收49.3億元,同比增長21.9%。產業數字化增量提能,全市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技改項目110個,東明石化通過大數據賦能重構安全生產信息系統,在今年7.5龍卷風極端天氣中,展現出極強的應急響應與處置能力。魯西南大數據中心、大唐5G微基站華東基地等重點企業快速發展。菏澤水務集團和山東云電鏈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被省工信廳確定為“首批數字經濟產業創新中心”。成武縣機電設備智能制造產業園和曹縣化工產業園成功入選2024年度山東省數字經濟園區(試點)名單。截至目前,菏澤市已有8個園區入選省級數字經濟園區。強化“產業大腦”培育,探索數據驅動的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曹縣“環保板材產業大腦”、魯西新區“生物醫藥(制藥)產業大腦”和牡丹區“牡丹產業大腦”三個項目入選山東省2024年度“產業大腦”建設試點和入庫培育名單。
四、數字社會構建推進有力。大力實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提標提質工程。圍繞“優政、惠民、興業、強基”全面提標、全域推進,目前單縣已建成省級四星級成長型智慧城市,鄆城縣、曹縣已建成四星級基礎型智慧城市。逐步推動市主城區、成武縣、巨野縣打造四星級智慧城市,單縣爭創省級五星級智慧城市。持續推動智慧社區建設提速擴面。目前已建成115個基礎型智慧社區,35個成長型智慧社區,鄆城縣盛平社區已建成省級標桿型智慧社區,聯合市住建局等11個部門制定下發了《菏澤市智慧便民設施進社區工作實施方案》,同時積極推動智慧售貨機、智能垃圾桶等智慧便民設施進社區,提升各縣區智慧社區綜合信息平臺服務功能。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優秀案例。堅持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一體推進、協同發力,在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打造了459個新型智慧城市案例,其中2個案例入選2023年全國百佳創新案例清單。
五、下步打算。菏澤市大數據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治理服務數字化”,從釋放數據價值、建設數字政府、發展數字經濟、構建數字社會、升級數字基建等方面入手,更好發揮數字化驅動引領作用。立足菏澤實際謀篇布局,理清思路、細化措施、掛圖作戰,破除困擾菏澤大數據工作發展的困難和問題,夯實有利大數據工作發展的底座和基礎,建設一支作風過硬、敢打必勝的工作隊伍,努力實現菏澤大數據工作的跨越發展。
主持人
感謝董局長的介紹。下面是記者提問環節,記者提問前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新聞機構名稱,請提問。
大眾網記者
當前,數據作為新型要素之一,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培育新質生產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請問菏澤市圍繞數據要素開展了哪些工作,有哪些舉措?
李建華
感謝您的提問。目前,菏澤數據要素價值化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圍繞這項工作進行了以下探索:
一是不斷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制定出臺了《菏澤市深化數據“匯治用”體系建設 加快推進數據價值化實施方案》《菏澤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管理辦法》(試行)《關于加快推進數據要素資產化的實施意見(試行)》等制度文件,明確我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模式和管理要求,厘清授權運營各參與方的權責和義務,使我市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數據資產化工作有章可循。
二是舉辦2024年“數據要素×”大賽山東分賽菏澤市選拔賽,共有22支參賽團隊在省級決賽中表現優異,在城市治理、醫療健康、數字機關賽道中榮獲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8名、優秀獎2名、最佳人氣作品獎1名、最具發展潛力獎1名。積極推動各級各部門、各行業各領域打造數據應用場景,推廣有價值、有實效、可復制的優秀案例,讓更多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持續強化數字強市建設。
三是積極推動國企數據資產化進程,開展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管理和企業數據資產入表相關工作培訓5次,推動有關企業開展數據資產登記入表工作,目前我市已獲得“年卡用戶游覽趨勢分析數據”“菏澤市智慧停車及充換電管理數據集”等5張數據資產登記證書,1家企業依據數據資產獲得銀行貸款授信310萬元。
四是積極布局數據要素市場,發布《關于征集菏澤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平臺運營單位的通知》《關于征集菏澤市第一批公共數據運營場景的公告》,確定了1家市屬國企作為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單位,收集公共數據運營場景24個,吸引了一批優質“數商”。下一步,我們將優先在健康醫療、金融、保險等領域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初步建立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工作機制。同時,廣泛學習各地經驗,在更大范圍、更多領域引進第三方“數商”和有關機構,探索合作新模式,推動形成多方參與共建的數據要素生態。
齊魯晚報記者
今年我市的義務教育招生工作已順利完成,請問市教體局在推進義務教育入學“一件事”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斌
謝謝您的提問。市教體局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市“高效辦成一件事”決策部署工作要求,不斷深化數據賦能,鞏固我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網上辦”成果,我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一件事”便民化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一是實現了招生入學“一網通辦”。2021年,我市實現了義務教育招生“一網通辦”縣區全覆蓋,并將義務教育招生平臺接入愛山東APP,報名平臺具有政策發布、學區劃分、政策咨詢、申請報名、材料提交、學校審核、結果查詢等功能,實現了家長在網上給孩子報名、學校在網上審核材料,解決了家長“跑腿”問題。2024年,市教體局將高效辦成教育入學“一件事”列為全局重點工作和專門督辦事項,聯合9部門印發高效辦成教育入學“一件事”實施方案、工作指南和辦理指南,成立工作專班統籌推進,持續深化居民證照數據共享應用,實現了教育入學“一件事”涉及事項在平臺集成,義務教育入學更加利民、更加便民。2024年,有95%的家長選擇了網上給孩子報名入學,符合大數據核驗條件的全部實現了零證明入學。
二是進一步壓減了證明材料。本著“非必要不提供”的原則,以“最簡化”標準確定群眾子女報名所需證明事項,協調有關部門將常住人口、不動產登記、房產交易、婚姻登記、社保繳納、個體工商戶登記和企業法人等必需的信息資源,全部接入義務教育招生平臺,接入平臺的數據信息全部由平臺數據自動比對,做到了具有本縣域內戶籍和登記房產居民子女報名入學“零證明提交”,最大限度減少了持居住證居民、無登記房產居民等特殊類型網上提交證明材料數量。
三是進一步簡化了報名流程。在市大數據局的積極協調下,數據共享范圍進一步擴大,做到了招生入學“三個不用”,即不用提交紙質材料、不用到校審查、不用現場排隊,大大簡化了報名流程。家長只需網上填報入學基本信息,即可在家等待審核和錄取結果,報名流程平均壓減90%以上,辦理時間平均壓減80%以上,極大方便了群眾辦事。同時,對使用平臺不便、有線下報名需求的家長開辟“綠色通道”,設置線下報名入學“一站式”站點,幫辦代辦人員全程協助辦理,為學生家長提供最大便捷。
下一步,市教體局將在總結經驗、鞏固成果的基礎上,按照《山東省深化數據賦能高效辦成義務教育招生入學“一件事”實施方案》深化改革工作重點,對證明事項再精簡,進一步減少家長提交證明材料的數量和招生平臺的數據核驗壓力;對招生平臺再升級,堅持功能齊備、操作友好原則,對現有平臺進行優化提升;對線下服務再優化,保留線下報名點,主要服務于使用網絡不便,或因所需信息不全無法通過數據核驗的家庭,最大程度讓線下報名的家長“只跑一次腿”,確保把教育入學“一件事”辦成群眾滿意“一件事”。
魯網記者
單縣智慧城市建設成果頗豐,智慧城市的發展也讓百姓生活更便捷、更幸福,入選了單縣人民最滿意的工作,可以談一談單縣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效嗎?
董洪攀
謝謝您的提問,很高興有機會在這里為大家詳細介紹單縣智慧城市的發展情況。
近年來,在市局的精心指導幫助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單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智慧城市建設工作的決策部署,不斷探索縣域數字化發展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成功獲評全市唯一“山東省四星級成長型智慧城市”。
在數字政府建設上,單縣以輔助科學決策和促進精準治理為目標,創新打造智慧助殘、智慧農業、智慧河湖等 13 個數字化平臺,深度銜接無證明城市建設、愛山東品牌打造、數字機關建設。以一體化政務大數據平臺縣級節點建設為契機,實現40個縣直部門(單位)的389項數據資源無條件共享,建成數據分析模型410個,在“數據要素x”大賽中獲獎8例。圍繞巡查、衛生、教育等80多個領域開展專項數據分析465次,聯合檢察部門共同打造的《大數據模型賦能類案司法救助》成功入選2023全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百佳創新案例”,與單縣青山羊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報送的《數智賦能“羊肉湯”熬出“大產業”》榮獲“數字中國城市人氣方案”和“年度數字城市百景”。
在數字惠民治理上,以智慧社區創建為抓手,與各鎮街共同成立的合資子公司,全方位推動智慧醫養、無人售賣、智慧藥柜、社區食堂等社區服務類項目建設。以智能飲水為例,截至目前,已在城區 35 個居民小區投入 277 臺直飲水機,建設-收益一再建設的發展模式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借助統籌推動充電設施建設的便利條件,縣屬國企在全縣公共區域建成直流快充充電樁 27 座、交流慢充247座, 1165臺非機動車充電設備、8790個充電接口也在36個城市小區內部建成投用。試運行科學實驗課程 160 課時,覆蓋學生 700余人次,智慧教育、智慧研學等初見成效。智慧交通項目Ⅰ期第一階段 3 條綠波帶、39 臺電子警察、74 臺電子卡口、90 臺流量檢測雷達以及交警基礎平臺、信號控制系統等正在加緊施工。
數字經濟招引上,吸引中國信息界發展研究院尚進博士擔任縣委、縣政府“經濟暨招商引智”顧問,成功發布《單縣智慧城市大腦頂層設計》,會同 14 家業內頭部企業成立新型智慧城市投資聯合體,聯合“淘寶教育單縣數字經濟人才培訓基地”開展鄉村振興、直播研修、短視頻及跨境電商等專題培訓 9 期,清研智造項目受邀在2023中國新型智慧城市發展創新峰會上進行現場簽約。
下一步,單縣將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爭創五星級新型智慧城市為抓手,打造2個以上的市級標桿型智慧社區,爭創1個省級標桿型智慧社區,推動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研學、醫共體平臺等運營類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在談的抖音基地項目、微米級直線導軌滑塊項目、成品油行業數字化監管項目盡快落地投產,力爭三招三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推動我縣新型智慧城市提檔升級。
主持人
今天的記者提問就進行到這里。感謝董局長和幾位發布人對數字強市工作情況的介紹和對記者提問的解答。請各媒體對今天發布會的內容進行充分準確的報道和全面深入的解讀,講好數字強市建設故事,全面營造數字強市建設濃厚氛圍,助力打造數字菏澤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向賦能的新格局。
本次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圖片攝影:石新瑩)